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天生就会一些特殊的技能,比如大部分的狗都会游泳,鸟类都会废墟,很多技能是写在动物的基因中的,有些时候我们用传统的看法去看待一类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也不能否认一些个体会存在差别,再广泛的群体中出现个体差异,就是生命的特殊性。那么有没有在所有动物身上都存在的现象呢?当然是存在的,所有生物都天生有着繁殖的本能,为什么所有生物天生都会呢?
其实,对于生物来说,繁殖并不是本能,而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不断变化的宇宙中,只有生命不断保持低熵状态,并且以繁殖的形式来延续。不论是我们肉眼可见的生命,还是肉眼不可见的细菌和病毒也在不断的繁殖和分裂。
可以说,繁殖是生物之间的竞争,也是同类之间的竞争,只不过人类出现后以道德伦理给动物的繁殖行为增加了很多的附加属性,成为了社会习俗中的一部分。其实对于所有的动物来说,繁殖都是天生的本能。
对于我们来说,繁殖的前提是正确的性行为,但是有性繁殖是在生物漫长过程中的一个选择,更多的低等生物选择的是“无性繁殖”。大多数植物都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并且人类的克隆技术也属于无性繁殖。
或许有些人会感觉奇怪,为什么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会抛弃看起来简单方便的无性繁殖,反而选择十分繁琐的有性繁殖,这样不是无形之中给自己增加了麻烦和风险吗?在自然环境恶劣或者灾难降临时,不是更容易灭绝吗?
其实从生物出现的历史来看,动辄上千万年甚至是上亿年,例如恐龙就安安稳稳在地球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恐龙无比兴盛,甚至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种类,从海洋到陆地都有它们的身影,甚至今天霸占天空的鸟类都是恐龙的后裔。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认为恐龙的进化是失败的,只不过在漫长的时间中出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会逐渐变高,漫长时间会让一件概率很小的事情出现,因此对于生物来说,遭遇特别大的意外这些情况,并不在进化考虑的范围内。所有生物更倾向于缓慢的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进行良性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是在不断繁殖的过程中缓慢进行的,因为各种生存压力,能够幸存并且可以成功繁衍后代的生物,都是十分优秀的,并且针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样的经历会被写在基因中,并且一代代的遗传下去,经过几千或者上万代的遗传,或许就会出现良性的变异,并且成功地被遗传下去。
有性繁殖需要两种不同性别的DNA相互结合,显然这比无性繁殖会出现更多的不稳定性。对于生物进化得来说,不稳定意味着更多的可能。并且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来传播,科学家认为无性繁殖是“不自然的”,因为用植物作为例子就可以看出来,用种子培育出的生物更加茁壮。
在我们常识认知下,生物之间的繁殖隐藏了更多生物进化的奥秘,其实从宇宙的角度来看,生物的进化和繁衍隐藏了更多的奥秘。有些科学家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不断“熵增”的封闭系统,如果正常运动下去,宇宙不可避免的会在不断的运动中,让热量和能量·在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逐渐转化为更加混乱的状态,直到整片宇宙中只剩下混乱的“虚无”。
但是从地球的现状看来,生命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宇宙的解决,因为生物的出现,特别是人类这样具备自我意识的个体,是高度低熵的存在,消耗的能量和创造的价值不成正比,可以说生命的出现减缓了宇宙熵的增加。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生命的出现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我们认为生命的出现是巧合,可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如果熵增定律可以在宇宙中存在,那么人类的出现确实给宇宙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从宇宙的历史来看,138亿的时间十分漫长,地球的生命出现了数十亿年,人类的出现只有短短的百万年,孕育文明只有一万年不到的时间,如果给人类数亿年的时间,人类可以创造怎么样的辉煌呢?